为提升学校教师科研能力与项目申报水平,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10月29日下午,教师发展中心邀请农学院教授邢承华在校本培训中作“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体会”专题分享。

邢承华围绕项目选题、标书撰写与评审要点等核心内容,系统解析了科研项目申报的策略与技巧。他以“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为切入点,强调科研选题应兼具新颖性与聚焦度。他指出,基金评审首先关注题目是否具有吸引力,选题应紧密结合自身研究基础,找准切入点,力求“小题大做”,避免因题目过大或缺乏深度而在初审阶段失去竞争力。

在“标书撰写”环节,邢承华重点讲解了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关键部分的撰写规范与技巧。他强调,摘要是“敲门砖”,应在有限篇幅内清晰呈现项目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与预期成果;立项依据则应采用“倒三角形”结构,从宏观背景逐步聚焦到具体问题,依次阐明“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能做”以及“为什么只有你能做”。在研究方案设计方面,他提醒教师注意技术路线的具体化与可操作性,建议结合研究内容绘制技术路线图,增强方案的可读性。此外,他还鼓励教师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材料创新等三个维度提炼项目特色,避免使用“填补国内空白”等表述,突出研究的原创性与前瞻性。

邢承华指出,扎实的研究积累是项目获批的重要支撑。他鼓励教师充分展示前期成果,善用课题组与学校平台资源,增强项目可信度。针对部分青年教师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他建议“尽早开展预实验”,以具体数据和初步结果争取评审专家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