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金职故事

周鑫磊:用热爱为笔 以坚持为墨

作者:郑恺娴发布时间:2025-11-14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设计学院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23届毕业生周鑫磊,靠着对设计的热爱,走出了属于他的精彩人生。自两年的本科学习之后,他又靠着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宁波大学设计学专业。


  

“在我的成长路上,我与美术之间一直都有着某种剪不断的联系。”周鑫磊说。在高中时期错失读美术班的机会的周鑫磊在收到金职大的录取通知时,尤为兴奋。带着这份炽热的期待,周鑫磊踏入了金职大的校园,而专科三年的时光,也成了他与设计深度对话的珍贵旅程。在这三年的时光里,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泡” 在了设计里。

在大一下学期,他便加入了孔德时老师的设计工作室。初入工作室时,他对专业软件的操作还略显生疏,对设计美学的理解也停留在表面,但在孔德时老师的指导下,他从最基础的设计原理教起,跟着孔老师一点点学会打磨线条、调配色彩,慢慢习得分析优秀设计案例的逻辑与巧思。周鑫磊在老师的教导下一步步学习设计技巧,培养审美能力,一点点积累实战经验。

提及他第一次跟随孔老师前往深圳参加竞赛的经历,周鑫磊满脸兴奋:“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竞赛,当时我特紧张,但在这次竞赛中我学到很多,了解到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之后的厚积薄发。”自那之后,他更加努力地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慢慢地开始跟随老师做实地项目。如今回想起那些与设计相伴的日子,他说这些都是自己专科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为修改设计稿熬过的每一个夜,与甲方斗智斗勇的每一句话,都是我难得的经历。” 



谈及专科阶段的成长,周鑫磊感慨:“设计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捧在手上沉甸甸的获奖证书、来自甲方的肯定与满意,都让我明白,热爱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在每一笔线条、每一个配色里。”专科三年,周鑫磊在设计的世界里不断探索成长,从一个怀揣美术梦的青涩学子,逐渐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设计从业者。而那段与设计相伴的时光,那些在工作室里挥洒的汗水,那些在竞赛与项目中收获的感悟,都成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也为他未来的设计之路,埋下了无限可能。

若说专科是热爱的萌芽期,那专升本便是周鑫磊为梦想“破局” 的开始,打破学历的桎梏,为热爱寻找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促使他下定决心的,是一张张设计公司卡学历的招聘启事,那一句句“本科及本科以上”仿佛时刻在告诉周鑫磊有个门槛他一直跨不过去,想起电脑里整页整页的设计草稿,想起拿到红色本子的满足感,他心里充满了不甘,于是,他便决定报考专升本考试。

备考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语文与英语的学习中,有一个单词记不住他就翻来覆去地读,一篇阅读看不懂他就逐词翻译,一篇作文写不来他就反复写反复修改直到老师点头。终于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他以238分的成绩得到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认可,得以机会进行学习。在他心里,那些为了背单词而早起的清晨,那些为了修改作文而熬夜的夜晚,他想起招聘启事中的门槛,想起自己从未放弃的设计梦想,让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本科两年的“压缩时光”,在周鑫磊眼中是“必须抓紧的成长窗口”。刚入学,他便感受到与专科截然不同的学术氛围:“身边的同学都很优秀很努力,我不敢浪费我的时间。”他积极参加设计竞赛,加入老师的项目组,致力于设计实践。凭着他的冲劲与能力,他得到了甲方们的认可,也让自己的设计能力突飞猛进。也是在这一阶段,他明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大学老师。

“我发现自己很享受分享知识的过程,比如帮同学解答设计难题时,看到他们茅塞顿开的样子,特别开心。”这个决定让周鑫磊有了考研的想法。备考期间,周鑫磊将对设计的热情同步到对专业课的学习上,重复的背单词、刷真题、练手绘让他身心俱疲:“有时会想,要不算了吧?但一想到成为老师的梦想,就又有了动力。” 他会在周末去湖边骑行放松,调整好心态再重新出发:“初心是最好的解药,只要记得为什么开始,就不会轻易放弃。”查成绩那天,周鑫磊正在地铁站等下班的地铁,看到屏幕上的分数时,他愣了很久,因为初试成绩并不是很出彩,甚至在淘汰边缘,但是他还没有放弃,他翻看历年官网的复试比,得知或许还有机会能够参加考研复试,他便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后来,周鑫磊在本科毕业设计、公司实习、复试备考的三重压力下,以复试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逆袭,成为一名研究生。“当我看到录取表格中我的名字排在了录取行列中的时候,我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就像是走在深山里又冷又饿的我终于找到了出山的路,路的那头是冒着热气的村庄。”回忆起当初的点滴,周鑫磊依旧很激动。

研一第一学期也已过半,周鑫磊说:“虽然每天都在为专业课发愁、为选题发愁、为实验发愁,但也正是这份愁让我知道,我更应该要做的是坚持初心,走好每一步、看好每一篇论文、做好每一个实验。”。



回顾一路从专科到研究生的过程,周鑫磊说:“最关键的是热爱、坚持和明确的目标。热爱让你有动力,坚持帮你克服困难,目标帮你找准方向。” 对于正在备考的学弟学妹,他真诚分享:“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专升本、为什么考研——有了清晰的目标,才能在疲惫时撑下去。不要怕困难,英语差就每天多背一个单词,理论弱就逐章啃书,每一点进步都是积累。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别盲目跟风,效率比时长更重要。最后,记得调整心态,偶尔放松不是偷懒,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求学没有捷径,每一份成功背后都是汗水。但只要你有梦想、肯努力,就一定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他的故事,不是“逆袭传奇”,而是一个普通人用热爱为笔、以坚持为墨,一点点绘就的理想蓝图——正如他所说:“起点低不代表终点低,只要你愿意向前走,总有光在前方等你,你要知道的是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你成长的痕迹,无论大小,都是你的付出,它们也在一点点的成全你想要的未来。”愿每一位热爱设计的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在求学路上守住初心,不畏艰难,抵达理想的彼岸。


(责任编辑:修瑞云,刘宗宝,郑恺娴,何中丽)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