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咨询师而言,咨询伦理是终身必修课”。为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提升心理咨询师专业伦理水平和胜任力,4月3日下午,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开展了“心理咨询工作的法律与伦理”专题业务培训,校专兼职咨询师、心理辅导员共26人参加了培训会。
此次培训聚焦于高校心理咨询伦理、危机干预伦理和高校心理工作伦理等三个议题,旨在通过深入探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符合伦理标准的心理咨询服务。会上,大家收看了央视网《一线》栏目的一起“心理咨询机构和咨询师被诉讼”事件专题片,专题片通过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风险。
观看结束后,咨询师们开展分小组讨论,纷纷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分析实际案例中的伦理冲突,共议伦理困境解决方案,现场思维碰撞热烈。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凝练智慧,汇报展示研讨成果,提炼出具有实操性的建议,主要形成三点总结,即要强化法律意识,在日常咨询中严格遵守《精神卫生法》《心理咨询伦理守则》等相关规定;要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知情同意、危机干预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要建立长效机制,未来将通过定期伦理督导、案例研讨等方式,持续提升团队的专业合规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负责人在总结中表示:“法律是底线,伦理是准则。咨询师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更要在复杂情境中坚守职业操守,保护来访者权益。”
本次培训增强了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法律敏感度,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服务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学校心理中心将继续深化专业培训体系,确保心理咨询服务既专业又有效,为全校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