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教育处处长Sanaullah Panezai(潘思纳)等一行6人来金职院开展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调研。浙江省教育厅职成处二级调研员祝鸿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振洪、副校长张雁平,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盛湘君,金华市教育局职成高教处处长唐川,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方婧,浙江商贸学校副校长朱印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总督学成军、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教师参加调研。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半实物虚拟仿真实训室(绿色制药实训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丽泽空间、校史馆、智能化精密制造产教园等地,深入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
在调研座谈会上,张雁平对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国儿基会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长期以来对金职院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金职院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系统推动专业课程“四化”建设和通识课程“模块化、菜单式”改革,构建了通专结合、内容丰富的“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成军表示,金职院立项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绿色技能(高职版)》学材开发牵头单位以来,积极推动以专业为基础、以课程为核心、以基地为支撑、以文化为驱动的“四融四式”绿色技能人才培养实践,目前学校绿色通用技能教育覆盖46个专业,绿色专业技能覆盖专业22个,不断创新系列绿色育人载体,构建了学生“全覆盖”、影响“全链条”的绿色技能培养体系,荣获国家级、省级绿色荣誉13项,形成了极具价值的绿色技能培养“金职方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学院教师向调研组汇报了《绿色技能(高职版)》学材开发工作进度和推进计划。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浙江商贸学校等3所职业院校,结合学校实际和专业特色,先后介绍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方法和成效。
Sanaullah Panezai(潘思纳)对与会院校在项目工作中的努力表达了感谢,他表示联合国儿基会希望与浙江省职业院校开展全面合作,全域推进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探索形成有价值、可借鉴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并逐步推广至联合国儿基会所在的其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全世界更多青少年能从中获益。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研究员郑坚介绍了教育部推动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的背景和目标愿景,希望职业院校以该项目建设工作为契机,坚持系统思维,加强交流学习,重新审视和梳理现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探索能够嵌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建立科学、清晰的青少年“核心能力”框架和测评标准体系,扩大辐射力,提升影响力,打造中国职教出海的“浙江窗口”。
据悉,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项目是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第一个职业教育项目,致力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自我认知、问题解决、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绿色技能和数字技能等核心能力,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4所中高职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于2022年6月立项成为“绿色技能(高职版)”模块培训材料开发牵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