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正青春 实践行│服务家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建工学院返乡大学生传递青春正能量

作者:赵阳天发布时间:2022-07-27浏览次数:186文章来源:建筑工程学院

课前破冰、课堂教学、作品展示……一堂精彩的视觉涂鸦微课堂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杨柳桥村开展,助力当地留守儿童学习力提升,筑梦中西部地区素质教育。来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乐心筑梦·渝你相建”社会实践队的5名师生,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学生会、团委的支持下,组织资助对象返乡实践,以专业所学反哺家乡,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投身乡村振兴倡议,为家乡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7月19日,在当地村委的帮助下,实践队组建由15位小学生构成的微课堂,教授视觉笔记、设计思维和格斗基础课。短短两天的实践教学后,孩子们就已经学会“用图说话”,还掌握用图像化表达“背古诗”的技能。在掌声与鼓励中,孩子们带着自己的作品上台展示,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实践队指导老师说:“本次实践活动吸引校内很多四川籍资助对象报名,来自校内不同学院的他们曾获得学校的资助与关爱,在这里他们想把感恩与爱回馈给社会。”

   除四川盐源外,实践队积极鼓励成员返乡、返社区开展实践,将大学里学会的“视觉笔记”新课程,带给家乡的小学生,教孩子们掌握视觉思维表达方式,助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他们成为“视觉笔记”小讲师,成员足迹遍布广西来宾的迁江镇、甘肃陇南的西和县、甘肃嘉峪关等地区。经过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后,他们将掌握的视觉传达技能转化为筑梦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力量,让孩子们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团队成员黄彩月将纸与画笔带回家乡——广西来宾,在家中为社区的孩子们开设“视觉笔记”课堂。当谈及报名初衷时,她用“感同身受”四个字来表达。“家乡召唤时,我们正青春,这是最浪漫的事。”在校内,她通过申请助学金和参加勤工助学赚取生活费,作为西部走出来的孩子,深知教育给予孩子们的精神支持;来自四川泸州的于在秋和团队成员一同前往四川盐源开展实践,和孩子们一同吹气球、学画画,在授旗仪式上接过队旗的那一刻,她就下定决心用所学所能反哺家乡,即使是星星之火,也要点亮乡村孩子的未来。

           

            

   “乐心筑梦·渝你相建”实践队作为金职院““一带一路””阿郎行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的实践队伍,将新理念、新思维、新技能传递至中西部,抓住疫情宅家契机,组织社区小朋友们学习视觉笔记,助力中西部教育振兴。这支由资助对象组成的社会实践队伍,以微光反哺家乡,将资助反哺的育人理念根植资助对象内心,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的跨越式转变。最是情怀动人心,最是笃行砺初心,实践队成员步履不停,牢记使命担当,不负韶华行且知!

(责任编辑:周飞腾)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