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换季,给衣柜来个断舍离。”
“无饭不起早,仪式感从给家人做一顿讲究的早餐开始。”
“今天是社区志愿活动的第三十天,写满了一个出行本,做了上百条记录,终于能看到人们摘下口罩后春光般的笑容,真好!”
这是商学院(经管)开启劳动周后同学们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从四月中旬开始,学院积极倡导同学们投身到各类劳动实践中:在家劳动日常化,修身养德;社会劳动多样化,彰显人生价值。
营销194的刘佳莉和廖艳琴同学开设了美食群、早餐打卡群,招募了20余名美食爱好者,比拼做饭技能。一群人在劳动中,将业余爱好逐渐升级为“专业”,实现“营养师、大厨”的角色进阶。
营销182的戴毅同学是一个健身爱好者,为了帮助家里工地的复工,主动担当起搬砖工,并向工友们分享提重物的正确姿势,减少损伤,工作健身两不误。
营销172的刘鹏同学在疫情期间卖起了“凉糕”,开启了个人的社群运营项目。谈到做这件事的初衷,他说道这是为了帮助专职在家的姑姑增加经济来源,疫情期间姑父复工受影响,于是鼓励姑姑在家创业。“刚开始觉得凉糕做法简单,就毫不犹豫地开始了,但发现按照包装显示的比例来做口感不行,所以不断实验,最终把口感最好,最恰当的比例调试了出来。”从产品的研发到营销,刘鹏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运用社交媒体,积累了周边一大批粉丝,一周内便收回了成本投入,目前实现每日近百元的利润收入。他的奋斗,充分诠释了劳动创造未来,劳动彰显人生价值的真理。
同时,不少学生在疫情期间,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商学院(经管)正计划通过实施“二二一”课程体系、开发“劳动+”融合课程、制定“分类分岗”评价指标、建立“五维协同”支撑系统等举措,构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指标评价和支撑系统为保障的“一体两翼”劳动育人体系,提升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技能水平,引导劳动价值正确取向。营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