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被中能建埃及分公司录取啦!”日前,远在埃及的项玉锐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第一时间向学院老师报喜。至此,金职院国际商务学院中埃“2+2”项目首批毕业生就业拉开序幕。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国首个高职阿拉伯语专业,专业依托浙江省对外贸易中心——义乌,紧扣““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通过开展情境化、实战化教学,建立“学习历程成果化”语言教学与学业指导体系,探索出了“语言+商务+文化”三能并进型人才培养路径。几年来,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显著,学生海外就业、海外求学、海外业务开展比率不断提升,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搭建校企就业合作平台,建人才输送线
西亚、北非,大部分国家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该地区很多国家率先加入倡议,活跃在该地区的中方企业数量日渐增多,阿语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人才培养方,为满足企业境外用人需求,学院与广州奥比亚公司合作共建了境外就业平台,通过平台,学生可选择公司境外岗位就职。奥比亚是国内皮具领先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在多个阿拉伯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杨志梅是阿语11级学生,2014年毕业后,通过平台,杨志梅到位于广东的奥比亚总部工作,实习培训一年后,飞驻迪拜。“主要从事皮具销售工作,2017年升为驻迪拜销售主管,这几年来,明显感到迪拜中国人越来越多”,杨志梅说。
随着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不少以阿拉伯国家为销售区的企业和机构开始来校寻求合作。2017年学院分别与SHEIN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浙江执御有限公司建立校企就业合作平台,前者被称为中国的Zara,后者被授予年度跨境电商十强企业,旗下购物平台Jollychic已成为中东地区排名第一的快时尚销售平台。
陶婕是阿语15级学生,2018年进入SHEIN,主要负责阿语客户维护工作,现在已是维护组组长。“相较于竞争激烈的欧美电商市场,中东电商市场是一块蓝海,这几年公司业务成交量不断上升,个人收入也不断提高”,陶婕自豪地说。SHEIN每年均会组织金职院阿语专业专场招聘,看中的就是专业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
除了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来”的外方企业对阿语人才需求也不断上升。作为缩微版的“联合国”,走在义乌街头,外籍面孔随时可见,这其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据统计,义乌每年吸引阿拉伯国家客商30多万人次,近万名中东外商常驻义乌,驻义代表公司、机构已突破5000家。
思凯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境内外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公司,2009年成为专业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公司对阿拉伯国家业务水涨船高,现已成为浙中地区行业领先品牌。杨梦莹,阿语11级毕业生,现在思凯外资部工作,主要为境外客户提供境内公司注册、签证等商务服务。“常年经手的涉外企业约2000家左右”,杨梦莹说道。
境外就业、境内跨境业务岗位就业,依托一个个校企合作平台,专业建立了一条条人才输送线,将阿语人才输送到行业企业一线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加强国际教育资源对接,育国际化人才
作为语言专业,国际化是必不可缺的底色,境内外双向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风土人情的实际感知又内在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专业与埃及坦塔大学开展了交换生项目和2+2项目,与埃及亚历山大大学、谢赫村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Saniya Al Labadi,带中国学生到约旦留学第一人,被中国留学生亲切地称为“约旦妈妈”,2015年来浙寻求合作,金职院成为重要一站。截止目前,50名学生参与境外交换学习,31名学生参加海外学历接续培养项目,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马玲莲,阿语2007级学生,首批交换项目学生。交换学习后,赴埃及继续深造,2016年取得艾因•夏姆斯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成为艾因夏姆斯大学获硕士学位的首位中国留学生。在埃留学期间,马玲莲与埃及的“郑渊洁”——知名儿童作家雅孤布·沙如尼成为忘年交,求学事迹受到埃及CBC电视台、《文学报》、《使者》等多家媒体的报道。留学期间,马玲莲还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华为公司驻埃员工,2017年双方喜结连理。现马玲莲正在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读博士。
叶良亮,阿语09级学生,经专任老师鼓励,考取西北民族大学专升本,随后赴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读研究生,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入职海康威视海外事业部,成了一名出差全球的“飞客”。“国际化培养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建立跨国人脉,学生就业竞争力就会显著提高”,叶良亮当年的班主任冯宪思说道。
项玉锐,阿语15级毕业生,首批2+2项目参与学生,今年6月份刚从埃及坦塔大学本科毕业,即将开始在中能建埃及分公司的翻译员工作。“面试了2家国企,最终选择了中能建”,项玉锐表示,“来到埃及后,语言能力提升了很多,不少同学还会利用假期时间报培训班进行口语提升,语言教学资源相比国内更丰富,同时埃及留学生学联也定期举办文娱活动,通过活动认识了国内许多其它高校的留学生”。
除学生层面的交流外,每年阿语专业均会派出教师赴境外中长期访学,教学法学习和教学资源收集整理是外出前专业下给每位老师的硬性任务。“这样做的好处是,专业教学库资源丰富且原汁原味,专业现有阿语图书音像资源近3000种,保证了授课质量”,阿语专业主任余燕芳表示。2017年浙江省首届教师信息化技能比赛中,全校12位老师获奖,其中2位来自阿语专业,占了1/6。
鼓励学生海外业务拓展,促经贸性往来
“与外国人做生意”、“将生意做到国外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专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语言专业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外贸业务,进行自主创业。
马俊红,2013级学生,2015年赴埃及坦塔大学交换学习,从零星代购开始做起,到现在逐步拥有了稳定客户群、物流和海外仓,创业事迹受到了中新网等媒体的报道。埃及精油、椰枣、地中海甜橙……“买世界”“卖世界”,充分运用国家关税等政策帮扶,马俊红正慢慢地向“世界商人”的梦想靠近。
陈德迁,09级学生。与自主创业不同的是,陈德迁是名副其实的“店二代”,父辈在迪拜开店经营床上用品等纺织品。为更好与当地人打交道,扩大生意规模,陈德迁来到金职院读了阿语专业。毕业后,陈德迁赴迪拜学习打理生意,2年后完全接手,独立经营,凭借互联网销售和过硬的质量,店铺年营业额不断攀升,年均营业额逾1500万人民币。
1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体量巨大的经贸市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青年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机遇。习近平主席曾勉励当代青年,“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专业将继续以此为目标,紧抓建设机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广大学子的““一带一路””逐梦之旅保驾护航!
浙江新闻客户端:#
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