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金华花艺师李爱玲正在北京参加世园会。除了和同伴一起装饰浙江馆之外,还将参加个人比赛,与其他花艺高手一起切磋。
李爱玲是金华市插花协会副会长,从事花艺行业已20多年。她见证了插花在金华的发展,以及传统插花在我市的复兴。
金华与传统插花渊源颇深
传统插花迷住现代金华人
李爱玲经常到各单位去上花艺课。去年年底,她受邀来到婺城区雅畈,给镇上的妇女上课。
李爱玲特地选了中国传统花艺中的“碗花”。她说,很多人都觉得,不买个专门的花瓶,就不能插花,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瓶、盘、缸、碗、竹筒、篮皆可作为花器。尤其是碗,家家户户都有,根本不用另外买。
雅畈镇的妇女学习劲头很足。她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插花不一定要到花店去买花,山上的花花草草,房前屋后的一根枝条,也能够成为中国传统花艺的材料。
李爱玲说,中国传统花艺在花材方面,“主花”使用中国土生土长的花卉,比如荷花、牡丹、菊花等;而辅助的花材,也尽可能使用本土植物,比如水蜡烛叶、水葱甚至狗尾草都是可以采用的材料。有时候,一根简简单单的枝条插入瓶中,也能带来美感。
与西式插花相比,中国传统插花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不刻意改变其天然姿态,而是顺乎花枝的自然之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花材的意趣美,讲求以花传情;注重将花材与花器、几架、配件以及作品环境的统一,体现整体和谐美。
据金职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王蓉丽老师介绍,中国传统插花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历了汉代初始期、南北朝发展期、隋唐兴盛期、宋代极盛期、元明成熟期、清代衰落期等阶段,并成为传统上“挂画、品茗、插花、焚香”生活四艺之一。
清末以后,传统插花艺术衰微,发展停滞,几近断流,导致许多人只知日本花道而不知中国传统插花。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才有一批研究者致力于复兴传统插花,并在2008年成功让传统插花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些年来,我市喜爱插花的人越来越多,许多职业女性或家庭主妇,或者退休人士,都热衷于学习插花课程。中国传统传统插花的课程很受欢迎,选材本土化让它能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更好地扮美更多人的生活。
许多人一想到插花,便会想到“花泥”,然而,花泥是塑料制品,古代肯定没有。那么,古代人用什么来插花呢?答案是“花插”或者“撒”(读第四声)。
“花插”是在基座上固定着密密麻麻的铜针,把花枝直接插在铜针上来固定花材。发明人被认为是《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后来流传到日本,被称为“剑山”,是日本花道中的重要工具。
而“撒”的发明者,公认是金华兰溪人李渔。
李渔所著《闲情偶记》一书中有着我国最早的有关“撒”的文字记录。书中写到:“……瓷瓶用胆,人皆知之,胆中着撒,人则未之行也。插花于瓶,必令中儌,其枝梗之有画意者,随手插入,自然合意,不则挪移,布置之力,不可少矣!”
“撒”即按瓶口大小,截取质地坚密又富一定弹性的植物茎段,卡在瓶口,几根茎段交错,形成孔洞,然后将花枝按构图的需要插入其中。中国传统插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莲英称赞“撒”说:“随意造型,又十分简约节俭,更有与时俱进的环保意识,李渔的这一发明真是了不起。”
而到了民国时期,又有金华人为传统插花做出贡献。
据省花卉协会零售业插花花艺分会会长、中国插花大师、浙派插花创始人吴龙高研究,东阳籍画家陈松平常插花绘画,有多幅以插花为题材的作品存世,其中的《万寿图》《春意盎然》(现存金华博物馆)被花艺届赞不绝口。而解放初期有个名为王继仁的女花艺师,深受陈松平的影响,还出版了专著《实用插花》。
金职院学生获插花国赛一等奖
今年6月,金职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园林学生凌峰,获得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艺术插花”赛项一等奖。
王蓉丽说,这是插花第一次进入国赛,就把中国传统插花放在了非常重的位置。根据要求,现代插花占60%的分数,中国传统插花占40%的分数。在笔试的时候,主办方随机抽取不同的花器,让选手根据主题现场制作。比如今年3月的省赛比的是“碗花”和“筒花”,6月的国赛比的是“盘花”和“瓶花”。这让她和另外一位指导老师钱锦很惊讶,由此可以看出 国家对于复兴传统花艺的决心。
凌峰说,尽管很多人都觉得插花是女孩子做的事情,但他进大学以后第一次上花艺课,就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花艺,取材自然,一根枝条就很有意境,让他尤其喜欢。不满足于课上学到的东西,他特地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到校外花店去打工,也在老师上花艺培训课时担任助教。所以,学校去年12月开始选拔选手参加省赛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没有别的窍门,就是练得多。”凌峰展开双手,指节上是一个个小伤口,都是插花的时候弄伤的。在制作“撒”的时候,木棒或者竹条需要用“锲”或“榫卯”结构来固定,不小心就会弄伤手。在参加国赛之前,他和其他选手一天十几个小时待在学校的花艺实验室里,不断练习,仅花材就耗费了10多万元。在比赛的时候,他平时的积累终于战胜了紧张,发挥出了良好水平。而他的队友、大二女生张宁获得了二等奖,明年还将继续参加下一届比赛。
凌峰已经毕业。曾经想毕业以后开一家花店的他,最近却跑到了杭州一家茶园打工。他说,中国传统花艺有着中国人的独特赏花方式,分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和茗赏等。近些年,一些古典风格的茶楼会引进传统花艺,让顾客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插花。他对此很感兴趣,觉得自己对茶的知识不够,所以想从源头学起,将来更好地把中国的品茶与中国传统花艺结合起来。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