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金华晚报:2018非遗系列活动进高校 大学生与之亲密接触

作者:腾 谦发布时间:2018-06-19浏览次数:1397文章来源:金华晚报

    为了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营造知晓“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近日,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华市文广新局主办,金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和金华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2018金华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走进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非遗热。

    非遗项目丰富多彩,令大学生大开眼界

    在学校实验剧场外的空地上,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非遗传承人拿出看家本领,为大学生展示了金华剪纸、婺州窑陶瓷烧制、金东砂罐茶壶制作、兰溪糖画、孔明锁制、东阳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技艺、东阳核雕、永康锡雕、永康铜艺、浦江竹编等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来自温州的大一学生胡瑶瑶,对摆桌上红红火火的剪纸作品颇感兴趣,她拉上三名好友,一起围在摆桌旁,在非遗传承人赵爱凤的指导下,剪起了窗花。她们先将红纸折一折,再用剪刀剪一剪,这一剪刀下去,有的开口大,有的开口小,几个女孩生怕剪坏了,操作的过程中频频询问赵爱凤剪得对不对。“大胆一点,剪错了大不了废了一张纸。”看着女孩们那么认真,赵爱凤不停地在旁鼓励。

    终于,一个窗花剪成了。“第一次剪,完成后摊开一看,觉得好神奇,原来自己剪的窗花会那么好看。”胡瑶瑶说。在这之前,她对非遗的了解有限,只听说过家乡的瓯剧是非遗项目,对其他非遗项目知之甚少,但这一次金职院的非遗展让她大开眼界。

    大学生将金华曲艺拍进“抖音”

在学校实验剧场,“婺风遗韵”金华曲艺进校园展演活动吸引了包括国际学院留学生在内的300多名大学生前来观赏。

    据了解,金职院艺术设计学院从2013年开始先后建立由文化部非遗司支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高校创意工作室,以及涉及浦江麦秆剪贴画、婺州窑、婺剧戏服等非遗方向的教师工作室。学院多个专业的课程教学涉及婺州古民居营造技艺、婺剧戏服、婺州窑烧制技艺等非遗项目。师生团队在社会服务项目、毕业设计和课程作业中创作了大量以金华文化、非遗主题为元素的设计作品。如今,金职院已获得授牌,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在这次展演活动上,浦江乱弹花头台、永康鼓词、金华道情、磐安大力士摔跤等丰富的曲艺文化,引得学生纷纷喝彩,有的学生还将其拍成小视频传上了“抖音”平台。

    市首届婺剧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邀你来参加

    另外,在此次非遗进金职院的系列活动中,在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楼一楼展厅有一场以“传承与活化”为主题的非遗成果展,如婺州窑摆件、婺剧脸谱造型的音箱、陶艺十二生肖纸镇、灵感来源于婺剧戏服的现代女装、以浦江麦秆画为原型的现代装饰作品……件件造型精巧、惹人喜爱。

    其中婺剧脸谱造型的音箱令人眼前一亮,虽然它的功能简单,和平日我们所用的音箱无异,但图案上的婺剧脸谱符号,使整个造型形成了古典与现代的冲击,显得前卫时尚,也再一次证明了传统文化在现今市场上的影响力。

    在本次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市非遗中心还发出了“婺声·物语”金华市首届婺剧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

    婺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金华传统文化艺术瑰宝,是活态的文化基因,是“婺文化”的典型代表。为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实现让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融合起来,由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金华市首届婺剧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将征集一批既具有浓郁婺文化特色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婺剧衍生品。

    来自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的代表范倩怡表示,现在流行IP热,对浙江来说,非遗是最热门的浙江IP,是文创产品设计思路的源泉。但她也提醒,一件优秀的文创产品一定是需要好好包装的,常见的丝巾上融入非遗元素等是常态的载体,希望参赛选手们能另辟蹊径,创造出的作品能更加体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精彩融合。

 

新闻链接:#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