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媒体关注

金华日报:上世纪90年代:励志语录给全班同学加油

作者:倪燕英发布时间:2017-06-15浏览次数:630文章来源:金华日报

上世纪90年代:励志语录给全班同学加油


    “平时成绩中等的我,以为只能考上公费大专。没想到成绩一公布,我上了本科线。一家人欣喜若狂,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浙农大牧畜兽医专业,完成了爷爷的愿望。”前天,金职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博士麻延峰回忆起当年的高考时说。

  

高考当天,妈妈送的菜拿到已馊

  

    199477-9日,金一中毕业的麻延峰首次参加了理科高考。他是金一中在蒋堂校区参加高考的倒数第二批学生。

    20多年过去了,最让麻延峰难以忘怀的是,高考时,学校门口挤满了家长,很多家长带好吃的给孩子助考。他不想妈妈这么累,让其不要来学校。没想到,妈妈听了邻居说“高考的时候,没有家长不去陪子女的”后,不辞辛劳地从市区赶到了蒋堂,晚上赶回时天都黑了。他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让他换换口味,高考当天,妈妈一大早烧好了豆腐干和番茄炒蛋,等她从金华市区拿到学校时已经馊了。麻延峰说,那时,市区到蒋堂没有直达公交车,当天他妈妈到白龙桥转车,由于堵车等原因,再加上天气热,到学校已是下午,所以,菜也变质了。不过记忆中学校给大家加餐了,一脸盆一脸盆的红烧大块肉送到寝室,每人都有份,这在平时是从来没有的。在那个年代,大家一天三餐都在学校蒸饭吃。周末去蒋堂镇上吃碗炒面炒粉干,就算是改善伙食了。

  

为了高考大家很拼

  

    1994年,高考录取率已达到36%,理科还更高一些,这比1977年的4.8%录取率高了约7倍,10个人高考差不多有4人成为大学生。不过,为了考上心目中的大学,大家都还是很拼。麻延峰印象最深的是,每个周末,学校都会放露天电影给学生看,下雨天则在大礼堂里放影,但看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都在教室里学习。晚自习结束后,有的同学拿着手电筒或点蜡烛在寝室里继续看书或写作业。为了让大家休息好,学校是不允许学生开“夜车”的。而对于少数不认真的同学,老师也很“拼”。比如说,有的同学会翻墙去校外看录像、打游戏,老师就会把他们“抓”回来看书。

另外,麻延峰还记得,为了让大家互相勉励,在离高考还有94天时班里做了高考倒计时日历,全班47人,每人轮到做两张日历,同时写上励志的话贴在教室里。为了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同学们都纷纷找出经典的励志语录给全班同学加油。

    高考揭榜,得知麻延峰上了本科线,作为金华农校牧畜兽医专业教师、一直希望孙子接他班的爷爷非常开心。在爷爷的影响下,麻延峰填报了北京农业大学和浙农大的牧畜兽医专业,后来被浙农大录取。

    大学毕业后,麻延峰放弃留在杭州的机会,到金华农校当了牧畜兽医专业教师。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任教20年。说起当初的选择,麻延峰说,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畜牧兽医行业一线贡献力量,他从来都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




    新闻链接:#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