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一群满怀热忱的来华留学生走进了充满艺术底蕴与历史厚重感的浦江,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秘之旅,先后参观了浦江麦秆画制作民间工艺博物馆和浦江上山遗址,在传统工艺与远古遗迹间穿梭,深度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踏入浦江麦秆画制作民间工艺博物馆,留学生们宛如置身于一个由麦秸编织而成的奇幻艺术殿堂。馆内,一幅幅精美的麦秆画陈列有序,或气势恢宏展现壮丽山河,层峦叠嶂、江河奔涌皆由麦秆细腻勾勒;或细腻入微刻画市井百态,人物的神情、服饰纹理栩栩如生,仿若能听见画中往昔岁月的市井喧嚣。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下,麦秆画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起源于隋唐时期民间的简易装饰工艺,一路历经千年传承演变,承载着不同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印记与审美意趣,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独特光芒。

移步制作工坊区域,留学生们近距离观摩麦秆画制作全程,更是惊叹不已。只见传承老师们先是精心挑选色泽金黄、质地柔韧的麦秆,经蒸煮、漂染,让平凡麦秆披上绚丽“外衣”;而后,用利刃剖削成片、切丝成缕,再凭借巧手与巧思,或拼贴、或编织、或熨烫,将麦秆重塑为艺术精品。在亲身体验环节,留学生们跃跃欲试,在传承老师手把手指导下,笨拙却认真地摆弄着麦秆,感受指尖下传统技艺的温度与精巧,交流中不时提出疑问,从材料特性问到设计构思,传承老师们皆耐心解答,欢声笑语与思维碰撞交织。

离开工艺博物馆,留学生们奔赴浦江上山遗址,这片孕育了万年农耕文明曙光的神奇土地。在遗迹馆内,考古发掘的痕迹与复原展示场景,诉说着万年前远古先民在此开启稻作农业、搭建房屋、烧制陶器的故事。展列着描绘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上山人如何利用简陋工具开拓生存空间、点燃文明火种,留学生们围聚一旁,眼神满是好奇与震撼,想象万年前原始生活图景,对人类文明起源多元性有了切身认知。

参观结束后,来自卢旺达的太阳同学激动表示:“这次浦江之行,麦秆画里的技艺传承、上山遗址的厚重历史,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文明的传承,让我触摸到中国文化脉络,看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力量,希望有更多机会深入探索这片神奇土地的文化宝藏。” 此次活动不仅是文化展示,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纽带,借传统工艺与古老遗址,搭建跨文化理解桥梁,让世界青年感知中华魅力,续写文明交流佳话。